實驗室場所防火自衛編組
學校是國家培養造就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人才的基地,也是展開科學研究的重要部門。校園內除
教室、實驗室、宿舍、餐廳、圖書館、檔案室、資訊中心外, 有些甚至還有校成立的實習工廠、配電室、
鍋爐房等之設置,其複雜程度亦增加了火災潛在的危險,因此學校防火宣導顯得格外重要。
臺北市消防局在轄區內針對各級學校做火災發生分析(99年~103資料),大學校園內起火事故最高,火
災原因次數以電器設備火災居冠,接續為人為縱火、菸蒂火災及爐火火災。由此可見,除人為縱火較
難以避免災害之發生外,電器設備、菸蒂及爐火烹煮火災佔國內火災大宗,且得以透過防火管理之對
策充分避免或降低損害,值得深入探討。下列圖表分析大學校園內的實驗室火災次數最高,起火原
因電氣設備居首位。
消防管理相關法規:消防法第13條,第40條罰則。消防實行細則13~16條。國立大學因教育部規
定將大學實驗室納入環安衛勞動相關法規內,在防災上比照勞動部勞動場所查勘,實驗室防災納入重
點檢查,再則,大學校園實驗室火災頻傳,根據臺北市政府分析,大安區在民國99年至103年就有八
件大學校園火災。
本系所遵照內政部消防署制定的消防法規,教授與研究生之獨立實驗室,應由 該實驗室管理權人,
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製定消防防護計畫 以備查核,因此實驗室皆為防火管理對象,必須有獨立的防火
自衛編組與計畫,並配合該區域共同協助維護建築物與人員安全。
獨立實驗室防火計畫自衛編組
防火編組是為落實平時之火災預防,依場所之使用特性、防火避難設施、實驗設備及消防安全設
備之設置等情形,實施預防管理編組,人人皆應負起火災防制之責任。火災預防管理組織負責平時火
災預防及地震時之防止 起火,以防火管理人為中心,各獨立實驗室分別設置防火負責人,並劃設責
任區域,指派火源責任者進行火災防制措施;編制如下,
通報班任務
1、確認火警。2、向消防機關報案,通報正確火災地點,屬於那種類型火災,如油類,或化學
類、電器類等,是否有傷患。3、向場所內部人員緊急廣播及通報。4、聯絡有關人員。
5、適當進行場所內廣播,應避免發生驚慌。 6、進行緊急廣播(重複 2 次以上)。
攜帶器材與裝備
1、緊急通報連絡通訊錄 2、緊急廣播用詞一覽表 3、通訊器材(無線電、對講機或電話)
4、攜帶用擴音器、緊急廣播設備 5、手套、橡膠靴、消防用頭盔、逃生避難圖及平面圖、臂章或
背心
滅火班任務
1、火勢尚未延燒至天花板之前,得以滅火器、水桶等從事滅火。2、在火災初期,火勢尚小時,
可藉室內消防栓鎮壓。3、滅火班長等指揮人員判斷,在安全管理上尚無危險者。4、 運用區
域內之水桶、滅火器、消防栓進行滅火工作。 5、 與消防隊連繫並協助之。
6、確認燃燒物質火災類型,使用正確滅火器。
攜帶器材與裝備
1、防火衣。2、滅火器 。3、消防栓、水帶、瞄子 。4、破壞器具 。 5、通訊器材(無線電、
對講機或電話) 。6、手套、橡膠靴、消防用頭盔、逃生避難圖及平面圖、臂章或背心。
避難引導班任務
1、前往起火層及其上方樓層,傳達開始避難訊息。2、確認緊急出口開啟。3、移除造成避難
障礙物品。4、確認及通報需要協助避難人員數目、位置等資訊。5、劃定警戒區。
6、操作避難器具及協助避難引導。
攜帶器材與設備
1、 鑰匙 。2、 攜帶用擴音器 。3、 繩索 。 4、 居住者、住宿者、入院者等之名冊資料 。
5、 引導之標示 。 6、 照明器具 。7、 通訊器材(無線電、對講機或電話) 。
8、 手套、橡膠靴、消防用頭盔、逃生避難圖及平面圖、臂章或背心 。
安全防護班
1、 防火捲門、防火門之閉鎖 。2、 關閉空調設備及開啟排煙設備 。3、 停止電梯、電扶梯
之運轉 。4、 危險物等之安全措施,瓦斯、氧氣、汽油等危險物的隔離移除。
5、 緊急電源之確保、鍋爐等用火用電設施之停止使用。6、 劃定警戒線,設定警戒區域及禁止
進入區域。
攜帶器材與設備
1、 建築、消防及電氣等相關圖面 。2、 破壞器材、器具 。3、 防火門、電梯、緊急昇降機
等之鑰匙 。4、 防水帆布或備用撒水頭(設有自動撒水設備之場所) 。5、 繩索 。
6、 通訊器材(無線電、對講機或電話) 。7、 手套、橡膠靴、消防用頭盔、逃生避難圖及平
面圖、臂章或背心 。
救護班
1、 設立緊急救護所(站)。能操作 CPR 為佳。2、 應預先準備醫療用品、裝備。
3、 現場受傷人員之緊急處理,給予適當醫療的處置。火場患者,分為外部(燒燙傷、燒燙傷分
級、處置),內部(吸入性燒燙傷)。4、 與消防人員聯絡並提供資訊如傷患名單、受傷人
數及處置情形,並清楚交接何處還有待救人員。
攜帶器材與設備
1、 緊急醫藥品、急救箱 。2、 擔架 。3、 緊急救護所之設置用器材設備 。4、 受傷者紀錄
用紙 。5、 通訊器材(無線電、對講機或電話) 。6、 手套、橡膠靴、消防用頭盔、逃
生避難圖及平面圖、臂章或背心 。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臺北市消防局
網頁指導:湯大同老師
網頁編輯:米蟲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