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簡介

一、 歷史、沿革與現況

  開我國技職教育之先河,教育部於民國63年設立「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是為本校之前身,亦為國內技職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開辦之初,全校僅有兩科系,而本系即屬其中之一,招收二年制大學部學生一班,為專科畢業生提供進修機會。

  民國65年成立四年制,招收對象為高職畢業生;再於民國68年與72年,先後設立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並於民國72年開設在職班,提供相關之在職人員進修。另於民國88年開設碩士在職專班,並配合政府政策,於民國93年開設電資產業研發碩士專班—電力電子領域,民國94年續開設電資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射頻電路設計與無線通訊領域及光電領域,提供產業界高階資深人員的進修機會。

  開創不易,茁壯尤艱,然四十餘年以來,本系在全體同仁之努力經營下,各方面均有長足之進步。猶記創立之始,只有李順救主任與陳守治老師兩位專任教師,如今全系現有專任教師42位。全系計分為「計算機」、「系統」及「光電與半導體」三大教學研究組。至於各項教學儀器與研究設備,逐年快速充實,而相關之系務制度,也日臻完善。在學制方面,大學部設有二年制1班、四年制3班及二年制在職班1班,電子研究所設有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及博士班。

二、 教學與研究

  基於我校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技職教育體系,本系在教學上除加強學理與專業素養外,為銜接並強化實作能力,本系規劃有充分之實習課程,投入了相當多之教學資源,希望儘可能地增強學生們的實作與設計能力。另一方面,本系針對特定課程提供學生學習輔導機制。由於近年來本系學生除了招收技職體系畢業生外,亦有部份高中生透過甄試入學。一般而言高職畢業生數理及語文基礎較差,但專業課程已具ㄧ定基礎,高中畢業生則相反。為協助不同背景學生,本系於正常授課時數外,對高職生在物理課及微積分課增加演算課,高中生的基礎必修課程則與高職生分班上課,對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計算機程式語言與應用課程提供補救教學助教時間,以提升學習效果。並於數位邏輯課另加銜接基礎教學時數,以輔助基礎較差的技職生和未曾學過的高中生,以跟上上課進度。

  除了踴躍參與國科會的專題研究之外,本系教師也經常接受各產研單位之委託,共同開發研討相關技術,並鼓勵學生參與,期能使實務與理論相結合,且可使業者與我系師生,三者均蒙受其惠。

  為克盡大專院校回饋社會與服務人群之責任,本系亦投入相當多之人力資源,已設立各種短期間之訓練班,課程方面包括有通訊、電腦、光電與半導體等,俾對有志於更上層樓之人士,有所助益。

  在國際學術合作方面,本系與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進行研究合作,並不定期邀請國外學者到校研究訪問或由本系教師帶領學生赴國外從事研究訪問,以提升本系師生國際視野。此外,本系在獲得教育部的經費補助之下,已自94學年度通過工程及教育認證,研究所部分亦於96學年度通過認證。藉由認證之過程,檢討本系教學措施,提昇本系競爭力,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入學,並與國際接軌。此部份亦可與教育部推動的系本位課程結合,配合產業需要培養人才。尤有進者,為切合國家電子產業之發展與當代科技理論之進步,本系持續地在教學與研究兩方面,適時引入新的學習領域,冀使學生能接觸最前沿之訓練。

三、 未來展望

  本校未來定位為「國際化應用研究型大學」,配合學校發展主軸,本系系務發展目標訂為培育優秀高科技人才,並提供精緻創新的應用技術,以扮演銜接基礎科技與產業應用的橋樑角色。將配合國家科技政策的長遠發展方向與國際化趨勢,發揚本校重視實務能力的傳統,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專業與倫理並重,具國際視野及精緻創新能力的電子科技人才,使具備各種電子、資通及光電系統和元件之規劃、設計、製作、維護及測試等研發及服務能力。並以專題研究及產學建教合作計畫,加強學生實務能力,協助產業發展技術。並與鄰近教研單位及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合作,提升研發能量,發展特色,以提昇我國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1. 配合國家發展需求

  2. 符合產業發展趨勢與需求

  3. 結合區域產業特色

  4. 符合學校發展特色及中長程發展目標

  5. 訂定系科發展特色及中長程發展目標

  6. 強化實務訓練與精緻創新能力

  7. 建立以成果為導向的系務發展機制

  8. 培養具宏觀視野與社會關懷的高科技人才

  9. 以趕上標竿學校之電子系所為長期發展目標